复工见闻之二
路边的店,很多都已经倒闭。有些一眼就能看出来,因为拉白帘子挡住了里面,还有些店内已经搬空,看来是桌椅都已变卖。
有些店开门了,但不让堂食,只能外卖或着自提,火锅店其实最容易控制,但很多也仍只做外卖,或许很多员工都还没有返程。
公司四人一起聚餐,问了十几家火锅店,只问到一家可以四人同桌,其他有的不能堂食,有的被街道要求一桌最多只能作三人,四人就要分桌才行。可以同桌的这家,过年期间和疫情期间都没有停止营业,估计员工都管住,而且没有回家吧。虽然肉的质量一般般,但已是难得,客户们都宽容了许多。我们涮锅喝酒,一直吃到十一点,没有催促,上菜撤盘都极快,专属的贵宾级服务。
围炉谈话,热气蒸腾,心里一直温热着,就重新有了些信任和勇气。
勇气这个词已经没人再提起了,为了生活,每个人都只能直面它。
这两天在 B 站看了很多援鄂医疗队返程的视频,顺便搜了火神山、雷神山,因为是俺们是东北支援的。到了东北频道,就总会出现让人放松的情节。大连医疗队下飞机就吃了顿大餐,燕窝、海胆、海参全整上,看菜单就流泪了。还有个辽宁籍男护士的讲述,教湖北女护士说“你瞅啥”、“瞅你咋的”,她们总是一脸萌相不会发狠。院长介绍文化长廊,看到有把医院历史画上去的,有人教二人转,有的教东北话,还有东北话考试的……总觉得东北话自带疗愈属性……
灾难再大,一被揉进生活里,就会出现离奇的反应。绘画交流,书法切磋,考研生与想考的导师见面,还有人为了让外地医疗队吃上一碗正宗的热干面奔波。
会感动,会落泪,也知道很多实情,只能靠自己细心发掘。之前被困武汉去医院当了保洁员的、自称“大连”的小伙,在医院担惊受怕好几天之后,才开始相信这病是能救回来的,潜台词自然就是很多人没被救回来。他就是普通人的缩影,害怕,容易惊慌,不知何为有效防护、有效消毒,面对险境时才深切感到自己的无知与傲慢。
“感谢”、“感恩”、“感激”,总是省略主语。这不是什么恩赐,也不是什么战争,只是一场现代的、复杂的灾难。所谓控制住了,也并不见得就是好事。
这几日,基层传来的声音,偶尔开始能在微博看到。没有休息,没有补贴,饭钱要自掏腰包,工钱没结清,回乡被排斥,志愿者很多自己租房,没有得以去援鄂的医生和护士们被盘剥。人们的注意力,都已经被远方垄断了,纵便知晓,也无能为力。
国外的朋友回国,很一般的饮食和卫生条件,配以昂贵的收费。是啊,反正举家回来的、独身的、留学生,家里又不缺这些钱,无非抱怨抱怨。而没钱回来的人们,早就失了音讯。
发现现在接单的滴滴司机里,车里贴着隔离膜的,多数是外地人租来的车,不贴的,多是私家车。私家车成本低,竞争力自然比外地人强。
本地人的优势,这几年一直在增强,本地低端人口进入很多第三产业都有成本低的优势,没有租房成本,同时企业又很省钱。两级分化明显,外地低端劳动力没有竞争力,因而只有高端劳动力进入大都市,与国外趋势一致,与放宽外国人永居条例条件一致。
海外情况不好,沿海的进出口业务影响很大,外贸行业即便开工也无订单,跨境电商也断了不少。淘宝做服装的卖家说,很多店铺不开门,整个从设计到生产到渠道的链条就都会受影响,断了再恢复就难了。
杭州还是流弊,看到酒球会 Livehouse 新年开箱,好几个乐队去了,看到百万他们从淄博过去,私会了梅二、高虎他们。是国内第一个复工的 Livehouse?
武汉可以去取领亲人的骨灰了,看到的照片都是排着长队,不言一声,微博有人说旁边有警察和保安看守,但没在照片上看出来。照片中整片的新墓碑,亮得扎眼。
公司附近的健身房,办的健身卡刚好过年后到期,也不知道倒闭没有。实在没有运动量,于是公司买了一台登山机,权作有氧运动的解决方案。设备很大,需要有人现场安装,品牌本地安装的师傅只有一个人,排了两天才上门。机器不贵,显然没有出差时酒店里的设备好,师傅搭话说,你们想买健身仪器的话可以等等,下半年会有不少二手的进入市场,北京的健身房得倒闭一半。
CHANGELOG
- 20200326 Arlmy 创建
- 20200331 Arlmy 修改、发布
本文标题:复工见闻之二
文章作者:arlmy
发布时间:2020-03-31
最后更新:2020-03-31
原始链接:http://z.arlmy.me/posts/ZArlmyMe/COVID-19/COVID-19_20200329/
版权声明: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分享